2017年11月12日18點56分,南疆油庫對講機里傳來天津港石化碼頭調度發來的指令:“之海油5靠南四泊位,請燃料油庫做好裝船準備”。本次作業計劃是T-305罐180#燃料油出庫950噸。碼頭銜接、前尺計量、流程變通一系列的操作和每次作業一樣,但是這次作業在南疆油庫35名員工的心目中又和每次大不一樣——這批待出庫180#燃料油是我們首次自主調和的成品。因為是“頭一回”,在本次業務開展過程中,南疆油庫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,這個集體用“大智慧”一一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下面我們來看看“南疆油庫牌”180#燃料油是怎樣“煉”成的:
一、虛心學習、確定方案:調和組分中的渣油50攝氏度運動粘度近1萬mm2/s,南疆油庫沒有接卸過如此高粘度的油品,只有一兩位老師傅在二十年多前有過接觸渣油的經歷,說實話大家心里都沒底兒。油庫主任姚建察覺到大家的想法兒,他在調和業務布置會上表明態度:沒有經驗我們可以學,別人能行我們也能行!就這樣從3月底開始油庫主任帶領調和攻堅小組分析調和比例、研究工藝流程。遇到難點,就一次次向公司調和中心專家葛建良和五里牌油庫方四芳請教;沒接卸過瀝青,就和周邊瀝青倉儲庫聯系去看他們的裝卸車現場……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制定出符合南疆油庫實際情況的調和操作方案。
天津分公司調和攻堅小組第一次會議
二、優化設備、理清流程:1、南疆油庫卸車作業場地無地罐,需要用卸車泵,現有卸車泵無法滿足高粘度油品要求。在本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,新的瀝青泵從選型、制造到安裝試運行只用了60多天的時間;2、現有加溫設施的管線伴熱方式不夠理想,而且鍋爐運行環保壓力很大,鍋爐儲運崗位緊密配合,合理分配蒸汽,鍋爐間斷運行,確保組分溫度在合適的范圍內;3、油庫管線過長且流程復雜,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卸車、倒罐和掃線流程,調和過程中儲運班組的幾位骨干“五加二、白加黑”盯在作業現場。
組分油入庫卸車
三、實時監控、數質過關:調和期間化驗室全環節監控油品質量,為平衡成本和指標,在確定最終組分前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化驗室對待采組分進行化驗75次,調和小樣20次。組分入庫24車次,做到每車必檢。調和過程中,為保險起見,計算的輕油組分用量沒有一次全部打入調和罐,而是多批次入罐,每入罐一批次就開始攪拌,完成后化驗員就要上罐取上中下三個油樣分別進行化驗?;瀱T就是通過不斷重復“爬罐—取樣—分析”這一動作,實現了對調和質量的實時監控,確保了產品質量關。
化驗員對小樣進行化驗
功夫不負有心人,南疆油庫首次自主調合的1646噸180#燃料油終于“煉”成,經第三方商檢化驗分析,各項指標均達到GB17411-2015標準。自此,渤海灣的船加油市場終于有了我們中石化燃料油公司自己的品牌!